近年來,在需求驅動和政策牽引的雙重作用下,我國養老家政等社會服務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擴大養老家政服務專業人才有效供給,充分釋放養老、家政等社會服務業領域的就業潛力,既有利于推動養老和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也是培育就業新序列、開發就業增長點的重要著力點。
在需求驅動方面,老齡化、城鎮化與高撫養比等人口結構特征,使養老家政服務日益成為剛性需求。據民政部數據,截至2023年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萬人,占總人口的21.1%;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萬人,占總人口的15.4%。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撫養比為22.5%。
此外,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使得養老家政服務成為有效需求。社會保障高質量發展,奠定了養老家政服務需求的堅實基礎。數據顯示,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超10億人,享受高齡津貼的老年人3547.8萬人,49個試點城市參加長期護理保險人數超1.8億人,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覆蓋人口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安全網。同時,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進一步充實了養老家政服務需求購買力。
在政策保障牽引方面,國家大力支持社會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我國養老家政服務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積累了扎實的產業基礎,成為現代服務行業的重要業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發展機制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等改革舉措?!蛾P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的出臺,為養老和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政策牽引和制度保障。截至2023年,全國共有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40.4萬個,養老床位合計823萬張;家政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1641億元。
當前,加快發展養老家政服務業、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發展,有利于催生出新的就業增長點。據測算,當前我國對養老護理員的需求達600萬名,但實際從業人員只有50萬名。龐大老年群體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且多樣化,不僅包括基本的生活照料,更涵蓋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康復護理等多個方面。旺盛的服務需求蘊藏巨大的就業潛力,同時也為專業人才的供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強專業服務人才供給,需多管齊下,協同發力。在人才培養實踐方面,加快完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相互補充的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優化養老服務學科專業結構,加強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建設,引導高校根據社會需求合理確定招生規模,鼓勵企業等用工單位與普通高校、職業學校合作開發實訓課程項目。針對醫養結合、健康管理等服務需求,組織專業人才技能提升培訓。推動開展農民工家政服務技能培訓,針對養老護理、嬰幼兒照料等緊缺工種,開設一批實用性強的培訓項目;針對收納整理、上門烹飪、家裝美化等新興工種,培養一批專業化的家政服務人才。相信隨著養老家政服務人才隊伍素質的持續提升,相關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人們對優質、高效、貼心服務的期待將得到更好滿足。
(作者:楊偉國,系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教授)